【绿林好汉怎么读?】“绿林好汉”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在民间反抗压迫、行侠仗义的英雄人物。很多人对这个词的发音和含义不太清楚,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讲解一下“绿林好汉”怎么读,以及它的来源和含义。
一、发音解析
汉字 | 拼音 | 声调 | 发音说明 |
绿 | lù | 四声 | 音似“路”,声调高而重 |
林 | lín | 二声 | 音似“林”,声调上扬 |
好 | hǎo | 三声 | 音似“号”,声调先降后升 |
汉 | hàn | 四声 | 音似“汗”,声调高而重 |
整体读法:
lù lín hǎo hàn
注意:“好”在这里读第三声(hǎo),而不是第二声(hào)。这是很多初学者容易混淆的地方。
二、词义解释
“绿林好汉”最早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原指东汉时期在绿林山中聚集的农民起义军,后来演变为对有正义感、敢于反抗不公的英雄人物的称呼。
现代含义:
- 指那些在民间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的人。
- 有时也带有贬义,指土匪、强盗。
- 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具有侠义精神的人物。
三、常见用法与例子
句子 | 释义 |
他是个绿林好汉,专帮穷人打抱不平。 | 形容这个人有侠义精神,帮助弱小。 |
这些人虽然行为粗鲁,但都是绿林好汉。 | 表示他们虽不守规矩,但心地善良。 |
绿林好汉的故事流传至今,深受百姓喜爱。 | 强调这类人物在民间文化中的影响力。 |
四、总结
“绿林好汉”是一个富有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成语,其发音为 lù lín hǎo hàn。它既可以用来赞美有正义感的人,也可以带有一定贬义。在使用时需根据语境判断其具体含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绿林好汉 |
拼音 | lù lín hǎo hàn |
声调 | 四声、二声、三声、四声 |
含义 | 古代起义军或有侠义精神的人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民间英雄或反叛者 |
通过了解“绿林好汉”的发音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这个成语,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英雄”这一概念的多样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