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地冻是什么意思】“天寒地冻”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天气极其寒冷,连大地都被冻住了。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冬季的严寒环境,有时也用来比喻处境艰难、气氛压抑等。
一、成语解析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天寒地冻 |
拼音 | tiān hán dì dòng |
出处 | 《宋史·乐志》:“天寒地冻,百物凋零。” |
释义 | 形容天气非常寒冷,连土地都冻结了。 |
用法 | 作谓语、定语、补语;多用于描写冬天或寒冷的环境。 |
近义词 | 寒风刺骨、冰天雪地、滴水成冰 |
反义词 | 春暖花开、温暖如春、阳光明媚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自然环境描写:
- 冬天的北方地区,常常是“天寒地冻”,人们穿得厚厚的才敢出门。
2. 比喻处境困难:
- 他创业初期资金紧张,公司几乎处于“天寒地冻”的状态。
3. 文学作品中:
- 在一些小说或影视剧中,“天寒地冻”的描写常用来渲染氛围,增强画面感。
三、常见误区
- 误用场合:有人会误将“天寒地冻”用于形容心情低落,但其实它更偏向于物理环境的寒冷。
- 与“冰天雪地”混淆:虽然两者都表示寒冷,但“天寒地冻”更强调“冻”,而“冰天雪地”则强调“雪”。
四、总结
“天寒地冻”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极度寒冷的天气状况。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语境合理使用,既可用于描述自然环境,也可用于比喻困难的处境。掌握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或口语中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