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方又称】《千金方》是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典籍,全称《备急千金要方》,简称《千金方》。这部书是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遗产之一,对后世中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千金方》的别称
《千金方》在不同的文献和历史记载中,也有多种别称或俗称。以下是其常见的别称:
别称名称 | 说明 |
《备急千金要方》 | 原始书名,意为“紧急时可用的千金良方” |
《千金要方》 | 简称,强调其内容精要、价值珍贵 |
《孙氏千金方》 | 因作者为孙思邈,故有此称 |
《千金方》 | 最常用简称,广为人知 |
《千金翼方》 | 与《千金方》并列,是孙思邈另一部著作 |
二、《千金方》的背景与内容
《千金方》成书于公元652年左右,共30卷,分为232门,收录了大量药方、治疗方法及养生保健等内容。书中不仅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科疾病,还特别强调“大医精诚”的医德观念,主张医生应具备高尚的品德与精湛的技术。
此外,《千金方》还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许多方剂至今仍在临床中被使用,体现了其医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三、《千金方》的历史地位
1. 医学成就:《千金方》是中国古代医学史上最重要的医学著作之一,被誉为“东方医学百科全书”。
2. 文化影响:它不仅在医学领域有深远影响,也对传统文化、哲学思想等方面产生了一定作用。
3. 国际认可:随着中医走向世界,《千金方》也逐渐被海外学者关注和研究。
四、总结
《千金方》作为一部集医学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经典著作,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也对世界医学发展做出了贡献。其别称多样,反映了不同时期人们对这部著作的认知与尊崇。
内容要点 | 说明 |
书名 | 《备急千金要方》 |
别称 | 《千金方》《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 |
作者 | 孙思邈 |
成书时间 | 公元652年左右 |
内容结构 | 30卷,232门,涵盖多科疾病 |
医学价值 | 实用性强,部分方剂沿用至今 |
历史地位 | 中国医学重要典籍,影响深远 |
如需进一步了解《千金方》的具体内容或某一方剂的详细解析,可参考相关医学古籍或专业研究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