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与委蛇意思】“虚与委蛇”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应帝王》:“虚室生白,吉祥止止。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后来引申为对人表面敷衍、不认真对待的态度。常用来形容人表面上客气、应付,实际上并不真心实意。
一、
“虚与委蛇”原意是形容对人态度敷衍、不真诚,后多用于描述在人际交往中,为了维持表面和谐而采取的虚伪应对方式。这个成语带有贬义色彩,强调的是言行不一、缺乏诚意的行为。
在现代语境中,“虚与委蛇”常用于批评那些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实质的人或行为。比如在工作中,有些人为了迎合上级或同事,表面上点头称是,但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执行或落实。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虚与委蛇 |
出处 | 《庄子·应帝王》 |
原意 | 形容对人表面敷衍、不认真对待 |
现代用法 | 指对人态度不真诚、只做表面文章 |
含义 | 表面客气、内心敷衍,缺乏诚意 |
用法举例 | 他只是虚与委蛇地答应了,根本没有实际行动。 |
褒贬色彩 | 贬义 |
近义词 | 敷衍了事、虚情假意、阳奉阴违 |
反义词 | 认真负责、诚心诚意、实事求是 |
三、使用建议
在日常交流中,尽量避免使用“虚与委蛇”来形容他人,以免造成误解或伤害感情。如果确实想表达对方态度不真诚,可以用更温和的方式表达,如“态度不够积极”、“没有实质性行动”等。
同时,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也应避免自己成为“虚与委蛇”的人,保持真诚和责任感,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