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作者简介及作品】冯友兰(1895—1990),原名冯贞群,字芝生,河南南阳人,是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国学大师。他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具有开创性贡献,被誉为“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人之一”。冯友兰一生致力于中国哲学的研究与传播,其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现代学术界和文化界。
他早年留学美国,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师从著名哲学家约翰·杜威。归国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为中国哲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学术研究以中国哲学史为主,同时注重中西哲学的比较与融合,主张“接着讲”而非“照着讲”,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冯友兰的作品不仅具有学术价值,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他的思想在当代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 | 冯友兰 |
原名 | 冯贞群 |
字 | 芝生 |
出生年份 | 1895年 |
逝世年份 | 1990年 |
籍贯 | 河南南阳 |
学历 | 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 |
研究方向 | 中国哲学史、中西哲学比较 |
教育经历 | 北京大学、西南联大、哥伦比亚大学 |
主要贡献 | 中国哲学史研究、哲学体系构建 |
思想特点 | “接着讲”、中西结合、重视传统与现代融合 |
代表作品 | 《中国哲学简史》《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等 |
代表作品简介:
- 《中国哲学简史》:该书是冯友兰最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以简明扼要的方式介绍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国际上广受好评。
- 《中国哲学史》:这是冯友兰早期的重要学术成果,系统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历史脉络,奠定了其在学术界的地位。
- 《新理学》:属于“贞元六书”之一,是冯友兰构建自己哲学体系的重要作品,融合了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思想。
- 《新事论》:探讨社会与人生问题,体现了冯友兰对现实社会的关注与思考。
冯友兰的思想不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也为后来学者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范式。他的作品至今仍是学习中国哲学和传统文化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