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为平地是什么意思 。 】“夷为平地”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建筑物、地形或某种状态被彻底摧毁、消除,变得平坦无物。这个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在文学、新闻报道中也经常出现。
一、总结说明
“夷为平地”字面意思是将高处的土石等全部铲平,使地面变得平整。引申义是指将某种事物彻底破坏,使其恢复到原始状态或完全消失。它既可以形容物理上的破坏,也可以比喻抽象意义上的彻底改变或消灭。
二、详细解释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动词短语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令民皆得其利,而无失其业;则天下安矣。若夫不务耕作,而专事兵革,虽有强兵,亦不能久守。故曰:‘夷其田亩,毁其庐舍,尽其人力,竭其财力’。” |
基本含义 | 将高处铲平,使地面变平;比喻彻底摧毁或消灭某物。 |
引申义 | 指某种事物被完全破坏,不留痕迹;也可指思想、观念等被彻底改变。 |
使用场景 | 建筑物被拆除、战争后的废墟、对旧制度的改革等。 |
近义词 | 烧成灰烬、化为乌有、彻底毁灭、荡然无存 |
反义词 | 保留原貌、维持现状、保持完整 |
三、例句解析
1. 物理层面
- “那座老房子被拆迁队夷为平地,只留下一片空地。”
- 解析:这里指的是建筑物被彻底拆除,变成平坦的地面。
2. 抽象层面
- “他的观点被对方驳得体无完肤,几乎夷为平地。”
- 解析:这里比喻对方的观点被彻底否定,没有立足之地。
四、注意事项
- “夷为平地”强调的是“彻底”的破坏或改变,不是部分的损坏。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用在轻微的改动或局部的变化上。
- 在正式写作中,应根据上下文选择是否使用该成语,以确保表达准确。
五、结语
“夷为平地”是一个形象生动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既能描绘现实中的破坏景象,也能表达抽象的思想转变。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加精准、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