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笙鼓簧是什么意思】“吹笙鼓簧”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鹿鸣》:“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乐。……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后来在《诗经·小雅·常棣》中也有类似表达:“兄弟既具,和乐且湛。宜尔室家,乐尔妻帑。……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孔时,君子好仇。”但“吹笙鼓簧”一词更常见于后世的文学作品中。
该成语原意是指吹奏笙这种乐器,同时鼓动簧片发出声音,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辞藻华丽、言辞动人,带有夸张和修饰的意味。现代多用于形容人说话浮夸、不切实际,或者文章辞藻堆砌、内容空洞。
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吹笙鼓簧 |
出处 | 《诗经》相关篇章(如《小雅》) |
原意 | 吹奏笙、鼓动簧片,指音乐演奏 |
现代引申义 | 形容言辞华丽、浮夸或内容空洞 |
使用场景 | 多用于批评说话或文章过于修饰、缺乏实质内容 |
近义词 | 华而不实、空话连篇、辞藻堆砌 |
反义词 | 实事求是、言简意赅、朴实无华 |
说明:
“吹笙鼓簧”虽然源于古代音乐活动,但在现代汉语中更多地被用来形容一种文风或语言风格。它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强调的是形式上的华丽与内容上的空虚。因此,在写作或表达时,应注重内容的真实性和逻辑性,避免陷入“吹笙鼓簧”的误区。
此外,这一成语也提醒我们,在日常交流中,真诚和实用往往比浮夸的修辞更能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