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甄选问答 >

乐不思蜀的典故

2025-09-23 08:23:33

问题描述:

乐不思蜀的典故,在线等,求大佬翻牌!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3 08:23:33

乐不思蜀的典故】“乐不思蜀”是一个源自三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常用来形容人安于现状、忘记故乡或过去的经历。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个人的命运。

一、典故

“乐不思蜀”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故事讲述的是蜀汉末代皇帝刘禅在蜀国灭亡后,被魏国俘虏,并被迁往洛阳。在魏国,刘禅过着优渥的生活,但他却对蜀地的思念逐渐淡去,甚至在一次宴会上被问及是否想念蜀地时,他回答:“此间乐,不思蜀。”这句话后来成为成语“乐不思蜀”的来源。

这个故事不仅展现了刘禅的性格特点,也反映了三国时期政权更迭的复杂性。虽然刘禅在历史上评价不高,但“乐不思蜀”这一成语却成为了文化中一个重要的象征。

二、关键信息表格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乐不思蜀
出处 《三国志·蜀书·后主传》
主角 刘禅(蜀汉后主)
背景 蜀汉灭亡后被魏国俘虏,迁居洛阳
故事梗概 刘禅在洛阳生活优渥,不再思念蜀地,甚至在宴会上表示“此间乐,不思蜀”。
成语含义 安于现状,忘却故乡或过去;也比喻沉迷于眼前的快乐,不愿回到过去。
历史评价 刘禅在历史上多被认为昏庸无能,但“乐不思蜀”更多是对其性格的描述。
文化影响 成语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语言中,常带有一种讽刺意味。

三、延伸思考

“乐不思蜀”不仅是历史故事,也是一种人生状态的写照。它提醒人们,在享受当下生活的同时,也要保持对过去的记忆与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人在面对环境变化时的心理适应过程。

从历史角度看,刘禅的“乐不思蜀”也可能是他在新环境中为了保全自身而做出的一种策略选择。因此,这一成语不仅仅是简单的“安于现状”,更可能包含复杂的心理因素和现实考量。

如需进一步了解三国历史或相关成语,欢迎继续探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