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压卵的故事和含义简短】“泰山压卵”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力量悬殊、轻而易举地战胜对方。这个成语形象生动,常用于比喻强弱分明、胜负已定的情况。
一、故事来源
“泰山压卵”最早出自《左传·成公十三年》,原文为:“其民如是,其谁不怀?夫晋国之政,其民如是,其谁不怀?虽有智者,不能为也。是以君子务本,以德为先。若夫小人,则无以为也。”虽然原文中没有直接出现“泰山压卵”,但后人根据其意思引申出这一说法。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泰山压卵”被广泛使用,用以形容强大的一方对弱小的一方毫无悬念的胜利。
二、含义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泰山压卵 |
拼音 | tài shān yā luǎn |
释义 | 比喻力量悬殊,强弱分明,轻而易举地取胜 |
出处 | 《左传》等古籍(引申说法)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战斗、竞争、较量等场景中的明显优势 |
近义词 | 以强凌弱、势如破竹、力所不及 |
反义词 | 力不从心、势均力敌、旗鼓相当 |
三、使用示例
- 在这场比赛中,双方实力差距太大,简直是泰山压卵。
- 对于他来说,解决这个问题就像泰山压卵一样轻松。
四、总结
“泰山压卵”是一个形象且富有哲理的成语,它不仅表达了力量对比的悬殊,也提醒人们在面对强敌时要正视现实,避免盲目自信。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形容某些事情的必然结果或不可逆转的趋势。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掌握汉语表达方式,也能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加准确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