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知识 >

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哪里

2025-11-03 18:38:11

问题描述:

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哪里,有没有人理理小透明?急需求助!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11-03 18:38:11

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哪里】“雁足传书”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常用来比喻通过书信传递消息或情感。这个典故源自古代文人对大雁行为的观察与想象,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文学化表达。

一、典故来源总结

“雁足传书”最早可追溯至《汉书·苏武传》。故事讲的是西汉时期,苏武被匈奴扣留多年,始终不屈服。后来,汉朝派使者前往匈奴,要求释放苏武。匈奴单于谎称苏武已死,使者不信,便提出以“鸿雁传书”为证。于是,匈奴人将一封伪造的书信系在雁足上,让大雁飞回汉地。这封“雁足传书”最终被汉朝使者带回,证明了苏武尚在人间,从而促成了他的归国。

从这一典故中,“雁足传书”逐渐演变为一种象征,代表书信往来、信息传递,甚至爱情与思念的寄托。

二、典故出处一览表

典故名称 出处文献 出处原文摘录 意义解释
雁足传书 《汉书·苏武传》 “乃诈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欲令武与汉使者语,因谓使者曰:‘汉天子,我丈人行也。’……遂遣武还,赐雁足传书。” 用雁足系书以示苏武尚存,促成归汉
大雁传书 古代民间传说 无确切文献记载,但广泛流传于诗词与民间故事中 代表书信、思念、忠诚
雁字回时 唐宋诗词 如李清照《一剪梅》:“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以雁喻书信,表达相思之情

三、延伸理解

虽然“雁足传书”最初是历史事件的记录,但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它被赋予了更多的情感色彩。比如,在唐诗宋词中,大雁常常成为离别、思念和忠贞的象征。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牵挂;又如“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李清照),则借雁抒发了对过往的怀念。

因此,“雁足传书”不仅是历史典故,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深具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

四、结语

“雁足传书”的典故源自《汉书·苏武传》,讲述的是苏武被囚匈奴,最终凭借“雁足传书”得以归汉的故事。这一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巧妙运用,也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后世文学中表达思念、忠诚与信息传递的重要意象。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