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保障性住房包括哪些房子】政策性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满足中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而建设或提供的住房,具有一定的政策导向性和保障功能。这类住房在性质、供应对象、价格等方面与普通商品房有明显区别。以下是对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的总结和分类说明。
一、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的主要类型
1. 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房是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价格低于市场价,且需符合一定收入限制条件。购买后通常有一定年限内不得上市交易。
2. 限价房(限房价、限地价)
由政府设定房屋销售价格上限,开发商按此价格出售,以控制房价上涨,满足刚需购房者的需求。
3. 公租房(公共租赁住房)
面向符合条件的低收入群体、新就业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等,租金低廉,租期灵活,不拥有产权。
4. 共有产权房
购房人与政府共同持有房产产权,购房人可按比例支付房款,后期可根据情况申请回购或转让。
5. 棚改安置房
为改善城市旧区居民居住条件,政府对原有危旧房屋进行拆迁并提供安置住房,通常为定向分配。
6. 人才公寓
针对高层次人才、引进人才等特殊群体提供的住房,通常由政府或企业建设,租金较低,使用期限较长。
7. 政策性租赁住房
政府或国有企业投资建设,用于出租给特定人群,如新市民、青年职工等,租金合理,管理规范。
二、各类政策性保障性住房对比表
| 类型 | 供应对象 | 是否有产权 | 租金/售价 | 使用年限 | 特点说明 |
| 经济适用房 | 中低收入家庭 | 有产权 | 低于市场价 | 有限制 | 不得随意转让 |
| 限价房 | 普通购房者 | 有产权 | 限定价格 | 无特别限制 | 控制房价,满足刚需 |
| 公租房 | 低收入、新就业人员等 | 无产权 | 低廉租金 | 灵活租期 | 租赁为主,无产权 |
| 共有产权房 | 中等收入家庭 | 共有产权 | 按比例付款 | 有限制 | 政府与个人共同持有 |
| 棚改安置房 | 原住民、拆迁户 | 有产权 | 优惠价格 | 无特别限制 | 拆迁后定向安置 |
| 人才公寓 | 高层次人才 | 无产权 | 低价租金 | 灵活租期 | 针对人才引进,服务特定群体 |
| 政策性租赁房 | 新市民、青年职工等 | 无产权 | 合理租金 | 灵活租期 | 政府主导,稳定租赁市场 |
三、总结
政策性保障性住房种类多样,覆盖不同收入层次和社会群体,旨在通过政府调控,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不同类型在产权、价格、使用方式等方面各有特点,购房者应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选择合适的住房类型。同时,随着国家住房政策的不断完善,未来保障性住房体系将更加健全,惠及更多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