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月报表中上期金额与本期金额是什么意思?】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情况的重要报表。对于月度现金流量表来说,通常会包含“上期金额”和“本期金额”两个数据列,用于对比分析企业当月的现金流状况。
一、什么是“上期金额”?
“上期金额”指的是前一个月(或去年同期)的现金流量数据。它主要用于与当前月份的数据进行对比,帮助管理者了解现金流的变化趋势。例如,如果本月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上期有所增加,说明企业的主营业务在现金回收方面表现良好。
二、什么是“本期金额”?
“本期金额”指的是当前月份的现金流量数据,即本月的实际发生额。它是衡量企业在该月内资金流动情况的核心指标,能够直接反映企业的资金运作效率和财务健康状况。
三、两者的意义与用途
1. 趋势分析:通过对比“上期金额”和“本期金额”,可以判断企业现金流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异常波动。
2. 预算执行评估:管理层可以根据实际发生的“本期金额”与预算或计划进行对比,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3. 决策支持:财务人员和管理层可以通过这些数据,判断企业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支持日常运营或投资活动。
四、示例表格
项目 | 上期金额(元) | 本期金额(元) | 变动额(元) | 变动率(%)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500,000 | 620,000 | +120,000 | +24%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300,000 | -280,000 | +20,000 | +6.7%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200,000 | 150,000 | -50,000 | -2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400,000 | 490,000 | +90,000 | +22.5% |
五、总结
“上期金额”和“本期金额”是月度现金流量表中的关键数据,它们不仅反映了企业在不同时间段内的现金流动情况,还能为管理层提供重要的财务分析依据。通过定期对比这两个数据,企业可以更准确地掌握自身的资金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提升财务管理的效率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