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如盖什么意思】“亭亭如盖”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高大挺拔、枝叶茂盛的树木。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树木的姿态,也常被用来比喻人的气质或事物的壮丽景象。
一、
“亭亭如盖”出自古文,字面意思是“高耸直立,像伞盖一样”。其中,“亭亭”形容高耸挺拔的样子,“如盖”则比喻像伞盖一样宽广、覆盖面积大。这个成语多用于描写高大的树、建筑物,或是形容人的风度、气派。
在文学作品中,“亭亭如盖”常用来渲染一种庄重、宏伟的氛围,也可以表达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二、表格展示
| 词语 | 释义 | 出处 | 用法 | 示例 |
| 亭亭如盖 | 形容高大挺拔、枝叶茂盛的树木,或比喻人的气质、事物的壮丽 | 出自古文,常见于诗词、散文 | 多用于描写树木、建筑或人物气质 | “庭前老槐,亭亭如盖,荫蔽一方。” |
三、使用建议
- 写作中:可用于描写环境或人物形象,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 口语中:较少直接使用,但可理解为“长得很高大、很挺拔”。
- 文学创作:适合用于描写自然景色或象征性意象。
四、延伸理解
“亭亭如盖”不仅仅是一个描述性的成语,它还蕴含着一种文化意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大的树木常被视为坚韧、稳重的象征,而“如盖”则暗示着庇护与包容。因此,在文学和艺术中,“亭亭如盖”往往带有深层的寓意。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亭亭如盖”虽然简洁,但内涵丰富,是中文中极具表现力的一个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