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不暇的意思 自顾不暇解释】“自顾不暇”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自身处境困难、无法顾及他人的情况下。这个成语简洁而形象地表达了人在面对自身问题时的无力感和无奈状态。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自顾不暇 |
拼音 | zì gù bù xiá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人君之治,若舟之有楫,水之有流,无则不行,有则必达。今百姓自顾不暇,岂能为君?” |
含义 | 指自己都顾不过来,没有能力去帮助别人或处理其他事情。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因自身问题繁多而无法兼顾他人。 |
近义词 | 自身难保、力不从心、无暇顾及 |
反义词 | 有余力、顾全大局、力所能及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说明 |
工作场合 | 公司正在经历裁员,员工忙于保住自己的工作,自然“自顾不暇”。 |
家庭关系 | 孩子生病住院,父母忙于照顾孩子,无暇顾及其他事务。 |
社会现象 | 在经济压力大的情况下,许多人只关注自己的生活,对社会问题无能为力。 |
三、常见误用与注意事项
- 误用情况:有人将“自顾不暇”理解为“自我中心”,这是错误的。该成语强调的是“无暇顾及他人”,而非自私。
- 语气色彩:带有一定消极意味,通常用于表达无奈或现实困境。
- 适用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四、总结
“自顾不暇”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用来描述在自身处于困境时,无法顾及他人或外部事务的状态。它不仅反映了现实中的无奈,也提醒我们在面对压力时,应合理安排时间和精力,尽量做到平衡发展。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用法和使用场景,我们可以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运用它,避免误解和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