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怒目的意思】“金刚怒目”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神情严厉、气势逼人,带有威严或愤怒的神色。这个成语源自佛教文化,最初用于描述佛像中金刚力士的形象,后来引申为形容人的神态和态度。
一、
“金刚怒目”原意是指佛教中护法神金刚力士怒目圆睁的样子,后多用来形容人神情严肃、威严或愤怒,具有震慑力。该成语常用于描写人物的表情、气质或行为方式,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象征意义。
在现代语境中,“金刚怒目”不仅用于形容外在表现,也可指内在坚定、不屈不挠的精神状态。它既可以是褒义,也可以是贬义,具体取决于语境。
二、表格形式展示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金刚怒目 |
拼音 | jīn gāng nù mù |
出处 | 源自佛教文化,常见于佛经及文学作品中 |
原意 | 佛教中金刚力士怒目圆睁的形象,象征威严与守护 |
引申义 | 形容人神情严厉、气势逼人,或有坚定意志的表现 |
使用场景 | 描写人物表情、气质、行为,可用于文学、影视、日常表达等 |
用法 | 常作谓语、定语,如:“他一脸金刚怒目,令人不敢靠近。” |
褒贬色彩 | 可褒可贬,视语境而定 |
近义词 | 怒目而视、威风凛凛、气宇轩昂 |
反义词 | 温文尔雅、和颜悦色、柔声细语 |
典型例子 | “他在会议上金刚怒目,展现出极强的领导力。” |
三、结语
“金刚怒目”作为成语,既有文化底蕴,又具备现实意义。它不仅是一种形象的描绘,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不同的语境中,它可以传达出力量、威严、坚定等多种情感色彩,值得我们在写作和表达中加以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