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挂东南枝 是谁说的表达了什么意思】“自挂东南枝”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常被用来表达一种决绝、悲壮的情感。它最早见于《孔雀东南飞》这首长篇叙事诗中,是女主人公刘兰芝在面对婚姻不幸时所做出的决断。下面将从出处、含义、人物背景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
“自挂东南枝”出自《孔雀东南飞》,是古代诗歌中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句子。原句为:“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蹄声。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这句诗描述的是刘兰芝在被丈夫焦仲卿抛弃后,选择以死明志,最终自缢于东南方向的树枝上。
“自挂东南枝”字面意思是“自己挂在东南边的树枝上”,实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牺牲行为,象征着对爱情的忠贞、对命运的抗争以及对自由意志的坚持。在文学中,这一情节也常被引申为对封建礼教压迫的控诉和对人性尊严的赞美。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出处 | 《孔雀东南飞》(汉乐府诗) |
原文句子 | “自挂东南枝” |
作者 | 不详(汉代民间诗歌) |
意思 | 表达一种决绝、悲壮的自我牺牲行为,象征对爱情的忠贞与对命运的反抗 |
背景人物 | 刘兰芝(女主人公) |
故事背景 | 刘兰芝与焦仲卿相爱,但因家庭压力被迫分离,最终刘兰芝选择自缢 |
文学意义 | 揭露封建礼教对个人情感的压迫,歌颂忠贞爱情与人格尊严 |
引申意义 | 后世常用于形容人为了理想、信念或爱情而做出极端牺牲的行为 |
三、结语
“自挂东南枝”不仅是古代文学中的经典描写,更是一种深刻的人性表达。它承载了古代女性在社会压力下的挣扎与反抗,也体现了人们对真挚感情的追求与坚守。如今,这句话依然被广泛引用,用以表达一种坚定、悲壮的情感态度。